中国体育产业正在积极寻求创新和转型。人们健身需求的不断增长,将成为中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动力
近日,2020年中国台球大师赛第一站在上海举行。申请者的热情出乎意料。除了32名种子选手外,240份参赛作品中有48份是由预赛决定的,吸引了数千名参赛者,另外160份公开参赛作品已经提前完成。为了回馈参赛选手,主办方大幅增加了奖品总数和优胜者人数,对排名前160名的优胜者进行奖励。
这可以看作是国内体育竞技市场恢复的一个缩影——赛事和热情的有序恢复。CBA(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)和中超联赛解决了球迷观看比赛的“仅仅需要”问题。现在,中超联赛看台逐渐开放,球员们在比赛现场听到了熟悉的球迷欢呼声。
在顶级职业联赛之后,还举办了一些中小规模的体育赛事,为各级体育运动员提供了机会。除赛事外,健身活动也呈现反弹趋势,人们的体育需求得以释放。健身已经从线上回归到线下,无数的体育馆甚至在工作日的晚上都非常繁忙。
国内体育赛事和健身场馆的稳定开放得益于强有力的防控措施。从长远来看,疫情不会改变中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。有专家认为,近年来,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崛起,体育产业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具有活力、高渗透性、横向切割和拉动式的朝阳产业。疫情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和健康,带动了体育消费群体的增长。在这种情况下,中国体育产业正抓住机遇加速复苏。
今年9月,马拉松赛将有序开幕。国内多家体育赛事公司积极调整布局,完成赛事管理和服务的升级。常州马拉松西引进了最新的奥运会智能赛事管理系统。在未来的马拉松赛事中,主办方将通过互联网+技术实现对城市道路的全方位控制,确保赛事信息的实时共享,提高赛事运营效率,有效实现赛事服务的智能化、可视化,提升选手的参与体验。太湖也是一个新城。
众所周知,体育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、需求弹性大、覆盖范围广、产品附加值高、产业链长、带动效应强的特点。中国体育产业经历了疫情的考验,显现出韧性和潜力,在回归正轨的过程中积极寻求创新和转型。人们健身需求的不断增长,将成为中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动力。